第24个全国“安全生产月” 宜春市多部门联合筑牢安全防线(图)
第24个全国“安全生产月” 宜春市多部门联合筑牢安全防线(图)
第24个全国“安全生产月” 宜春市多部门联合筑牢安全防线(图)
主发布人:宜春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、副局长(fùjúzhǎng) 秦传光
大江网/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曾志翔报道(bàodào):5月30日,宜春市应急(yìngjí)管理局、宜春市政府(zhèngfǔ)新闻办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,发布人介绍该市“安全生产月”活动安排情况,回答了记者提问。
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“安全生产月”,活动(huódòng)主题是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(yìngjí)——查找身边安全隐患”。6月份,宜春市各类(gèlèi)生产经营建设(jiànshè)活动处于旺季,企业生产经营和工程项目(gōngchéngxiàngmù)建设进度加快,又正值(zhèngzhí)主汛期,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,安全防范压力进一步加大(jiādà),须重点防范以下突出风险:一方面,须重点防范天气变化带来的风险。6月天气变化多端,汛期水害事故(shìgù)进入高发期,应高度防范暴雨等极端天气造成尾矿库溃坝、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突发事件;油气(yóuqì)储存设施、烟花爆竹仓库等遭雷击引发事故的风险增加(zēngjiā);工贸企业发酵池、污水池等场所受高温影响有毒有害气体容易挥发,有限空间中(zhōng)毒窒息事故风险增大;降雨、大风、高温等天气还会影响建筑施工高处作业(zuòyè)、塔吊、工人(gōngrén)宿舍等安全。另一方面(lìngyìfāngmiàn),须重点防范公共安全领域的风险。6月份还处于用电高峰期,超负荷用电、违规用电行为增多,火灾事故风险加大;端午节和中高考、高校毕业季陆续来临(láilín),校园招聘、毕业典礼等各类活动集中,人员聚集风险加大;端午假期、毕业季群众出游热度增加,龙舟赛、自驾(zìjià)旅游等活动增多,道路交通事故风险和景区旅游安全风险加大,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需加强安全防范。
今年宜春市“安全生产月”主要(zhǔyào)部署了七项内容,涵盖开展警示教育、主题研讨等多个方面,其中,今年全市“安全宣传咨询日”主场活动将于6月16日在宜春市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举行,宜春市应急(yìngjí)管理局将邀请消防、住建、交警、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和各类(gèlèi)应急救援队伍,现场为群众讲解各类安全隐患的成因、辨识(biànshí)方法和处置措施。全市各地(gèdì)各单位也将结合工作实际(shíjì),广泛开展(guǎngfànkāizhǎn)群众喜闻乐见、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咨询活动。
交警部门将以“安全生产月(yuè)”为契机采取监管措施
农村地区三轮车广泛普及,为群众生产、生活提供了便利,同时,三轮车无牌无证、违法载人、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(wéifǎxíngwéi)屡见不鲜,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。会上,针对上述现象,记者进行(jìnxíng)了相关提问(tíwèn),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书记(dǎngwěishūjì)、支队长徐伟斌就记者提问作了回答。
据介绍,宜春市公安交警部门将以“安全生产月”为契机,从源头治理、路面(lùmiàn)执法、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入手,全面加强管理(guǎnlǐ)。
上门办证。组织警力深入农村(nóngcūn),设立流动服务点,为群众提供三轮车登记上牌和驾驶证办理的便捷(biànjié)服务。
全力查(chá)纠(jiū)。科学设置执勤点,采取定点检查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,加大对(duì)农村地区三轮车违法(wéifǎ)行为进行常态化管控。利用AI技术识别交通违法,实施精准处罚,并通报驾驶人所在单位和社区、村委会开展安全教育。
集中整治。全市(quánshì)公安(gōngān)交警组织开展整治统一行动20余次,对(duì)酒醉驾、违法载人、无证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依法处理。今年以来,共劝阻三轮车违法载人380余起、查处三轮车无牌无证违法970余起。
广泛宣传。利用“大喇叭”、宣传栏、微信群等宣传阵地,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;组织交警、劝导(quàndǎo)员通过夜聊+放电影等形式(xíngshì),定期播放警示教育片,为(wèi)群众讲解三轮车违法危害(wēihài),引导群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。
教体部门以“安全生产月”为契机严防(yánfáng)学生溺水事故发生
会上,宜春市(yíchūnshì)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、副局长(fùjúzhǎng)饶时红就记者提问作了回答。
为(wèi)(wèi)严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,宜春市教体局专门研究部署了17项重点任务,该局将以“安全生产月”为重要(zhòngyào)契机,持续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。
上好课,开展全覆盖的安全教育。多(duō)一次安全提醒(tíxǐng)(tíxǐng),少(shǎo)一个安全事故。宜春市将持续加大教育引导(jiàoyùyǐndǎo)力度,严格执行“1530”(每天放学前1分钟(fēnzhōng)、每周放学前5分钟、每个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)安全提醒机制,通过主题班会、宣传板报、校园广播、国旗下讲话等形式(xíngshì),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宣传普及“六不两会”(不私自下水游泳、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、不在无(wú)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、不到(búdào)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、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、不盲目下水施救;发现(fāxiàn)险情会相互提醒、劝阻并报告,学会基本的自护(zìhù)、自救方法)等防溺水知识。同时,联动通信、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平台,不定期向社会推送防溺水公益广告、提示短信等,全力打造防溺水宣传矩阵,营造浓厚的社会宣传氛围。
管好人,落实全过程的安全监管。加强学校日常管理,严格落实学生在校期间的考勤管理,严防(fáng)学生私自离校,出现失控漏管现象。聚焦全市7.8万名近水、留守(liúshǒu)儿童等(děng)防溺水(nìshuǐ)重点群体,压实四级(sìjí)(教育局、学校、班级、家长)包保责任,逐人开展结对帮扶教育。强化家校安全监管有效衔接,通过万师访万家、家长会、上门家访、电话(diànhuà)等方式,及时向家长推送(tuīsòng)安全警示信息,动态提醒家长增强安全防范意识,加强对子女外出活动的监管,共同做好防溺水工作。
防好水,构建全方位(quánfāngwèi)的防控体系。继续推进以培养学生“会水”能力(nénglì)的游泳(yóuyǒng)教育普及行动,重点在(zài)小学四年级及以上适宜游泳的学生中开展(kāizhǎn)免费游泳技能、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培训,鼓励各地因地制宜,采取多种形式、利用多方资源(zīyuán),为开展学生游泳培训提供场地保障,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设乡村(xiāngcūn)简易泳池,提升学生会水能力。今年(jīnnián)的中考已将游泳列入了选考项目,宜春已有10个县市区列入了省级游泳教育试点县。联动属地继续补齐(bǔqí)加密防溺水(nìshuǐ)“四个一”(一块警示牌、一个救生圈、一根救生绳、一根救生杆)设施建设点位,加强对辖区内山塘水库的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和巡防巡查,不断提升基层防溺水应急救援能力。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溺水事故(shìgù)发生,全力保障校园和师生安全。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